

蒲光明,歐比特總經理助理,創(chuàng)建歐比特生產線,組建生產團隊,確立生產標準,規(guī)劃科研生產任務,為自主產品的研制、生產提供了可靠保障,為公司長遠發(fā)展奠定了基礎。
作為新員工培訓的導師之一,蒲光明給人的印象總是親切而幽默,他能將公司二十年來艱苦奮斗的發(fā)展歷史娓娓道來。作為公司生產質量部的創(chuàng)建者和見證人,他與歐比特共同成長的故事,令人感動和敬佩。
戰(zhàn)略儲備計深謀 乘風破浪正當時
眾所周知,芯片研發(fā)和制造行業(yè)的門檻非常高,研發(fā)周期長,成本投入大,技術更新快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,即便是今天,中國在芯片的研究和生產能力跟其他國家比,仍然有巨大的差距。而且中國芯片產業(yè)鏈往往是割裂開來的,很少有能集研發(fā)、應用設計及生產制造于一體的公司。
2006年,歐比特的發(fā)展還處于初期階段,主要業(yè)務是基于SPARC架構的SoC芯片研制及應用開發(fā)。那時在產品研發(fā)出來之后,公司還需要找外協(xié)單位進行加工和電裝。歐比特董事長顏博士高瞻遠矚,認為公司的產品要自主可控,未來的發(fā)展必須包含設計與生產的環(huán)節(jié),因而未雨綢繆,早早就為建立自主生產線做好部署。蒲光明,便是公司的戰(zhàn)略儲備人才。
在來歐比特之前,蒲光明曾在珠海的一家電子公司從事生產管理和技術銜接工作。2006年3月,他以生產主管的身份進入歐比特。彼時的歐比特,還未有生產部。
2006年公司已經研發(fā)出幾款SoC產品,這些產品都需要進行測試后發(fā)貨,于是公司招聘了一些人員,專門負責芯片的測試工作,而產品的生產工作,仍然交由外協(xié)單位。
“那時候公司的人員還很少,我一開始是跟著研發(fā)部門的同事一起工作。與上一家公司的工作相比,工作內容是有所差異的。”蒲光明說。
在歐比特,他對內主要負責產品結構設計、做一些繪制原理圖和PCB的設計工作;對外負責尋找合適的配套生產單位,并監(jiān)控產品的制作和生產。有時候他心里會產生一種莫名的落差感,因為眼前充滿著各種局限性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。
不過他并沒有停滯不前,因為他始終相信“事不避難者進”,沒有什么東西是一開始就存在的,加上實現(xiàn)產品的自主生產是公司既定的戰(zhàn)略目標,這正好為他去開拓和創(chuàng)造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樹立了前進的方向,正所謂“乘風破浪正當時”。在那段兼顧內外工作的日子里,他快速適應了工作環(huán)境,并在短時間內熟悉掌握了業(yè)務內容。

蒲光明工作照
以零為始攀高峰 晝夜星馳不懈怠
在與外協(xié)單位合作一段時間后,蒲光明越來越意識到產品自主生產的重要性,組建公司自主的生產線這一意愿也越來越強烈。
“我們合作的外協(xié)單位在技術和產能上也比較弱,工藝技術沒掌握在自己手上,外協(xié)加工的質量進度都不可控,加之我們的產量不算多,對方的合作意愿也就比較低。”
隨后,他開始思考如何組建生產部門。一切從零開始,意味著充滿重重困難,同時也意味著無限可能。在他看來,生產設備、工藝技術和人員是構成一個部門最重要的元素,其中最基礎的就是生產線了,于是他選擇先從組建最小規(guī)模配置的生產線開始。
“一開始我們到處尋找合適的設備,邀請行業(yè)里有經驗的單位對我們進行設備選型的指導,后來我們選定了最基本配置的一條生產線,叫做SMT生產線。”
設備到了,下一步就要考慮人手的問題。那時候只有他和兩個負責芯片測試的同事,于是他們從多個渠道招聘了工藝技術工程師、設備操作技術員及作業(yè)技工,使團隊擴大至十幾人,可以維持基本的生產、測試和檢驗的工作。

歐比特生產質量部
如果問他組建生產部最大的挑戰(zhàn)是什么?那非攻克生產工藝技術莫屬了。2009年公司開始建立第三條生產線,專門生產立體封裝SiP產品,而SiP產品研制的首要難點,在于突破三維疊層工裝夾具的設計。
他當時不光要負責生產線的管理,還要兼顧工裝夾具的結構設計。那時,他們先把工裝夾具設計出來,拿到外協(xié)單位加工,然后邀請專家對工裝夾具進行指導和建議。
“專家對我們進行指導后,我們又馬不停蹄地投入修改設計中,因為我們想盡量在專家的幫助下有一個明確的結果。大家做好計劃和分工后就夜以繼日地加班加點,經常熬到天亮,毫無怨言。我們的目標很統(tǒng)一,就是要先突破SiP產品封裝難關,再攻克產品設計和測試難關。最后實現(xiàn)完全替代進口產品?!?/span>
他們所面臨的壓力是無法衡量的,但結果卻是可以考量的。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,終于攻克了工裝夾具的設計難關,并獲得專家及團隊的認可。
工藝技術攻關總是荊棘叢生,道阻且長。2010年,攻關SiP產品表面金屬化工藝,給生產團隊帶來了不少挫折。表面金屬化涉及到很多高深的化學知識和試驗方法,當時蒲光明團隊里并沒有化學專業(yè)的人才,這一度讓他們望而卻步。思來想去,他們選擇了與北京理工大學進行產學研合作。
“當時北京理工大學派來了化學系的博士生與我們一起研究。在SiP產品表面的不同材料上要形成一層金屬層,還要經受上千次的高低溫循環(huán),在國內,這可以說是一項沒人能實現(xiàn)的技術。”
蒲光明團隊在博士生及導師的指導下,通過不斷地試驗,不斷地碰壁,不斷地修正,于成千上萬次的失敗當中總結經驗。經過5個月的不懈努力,他們終于迎來了勝利的曙光,攻克了表面金屬化工藝難關。
“我們的SiP產品對標的是一家法國公司,據(jù)了解,他們還沒有掌握這項工藝。而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,完全掌握了這項技術?!?/span>
此外,他和團隊對工藝技術的突破,還包括產品切割、激光雕刻、管腳成型等,每一道難題的攻克,都意味著產品自主化生產即將接近成功。

歐比特生產質量部
在蒲光明的帶領下,歐比特生產團隊每年都在發(fā)展壯大,并且細分出了生產部和質量部。如今,生產部已建立了宇航電子產品生產線、陶瓷封裝線、SiP立體封裝生產線這三條不同類型的生產線,建立航天質量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,工藝技術和管理經驗都悉數(shù)掌握。所生產的產品,從應用在地面測試,到搭載上天,再到批量應用在軌道上,實現(xiàn)了產品從低端到高端的轉變,生產部也真正實現(xiàn)了從無到有,從有到優(yōu)的目標。
融會貫通勇開拓 能謀善斷好將領
回顧歐比特生產質量部的組建和發(fā)展過程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蒲光明的管理能力在不斷提高。他采用了許多高效的管理方法,并為團隊成員培養(yǎng)了良好的工作習慣。
第一個就是善于做計劃和復盤總結。他會在周末花半天的時間,回顧上一周的工作,把不足之處找出來,尋找原因和解決方案,并把下一周的工作計劃都列出來。然后在部門周會上,將這些總結和計劃分享和分配給團隊。
其次,遇到問題馬上解決。在生產過程中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異?;蛘叱霈F(xiàn)緊急任務,他會立刻召集相關人員進行開會討論,發(fā)揮集體的智慧,達成共識,然后進行分工和分頭行動。這體現(xiàn)了他的果斷與高效。
再者,他帶領團隊進行不斷地突破,對已建成的生產線進行不斷的自動化改造,以提升生產的自動化水平。他認為在生產作業(yè)時減少人為因素的參與,可以讓產品的質量更加穩(wěn)定。
在他的帶領下,生產質量部有條不紊地運行。正是對生產、質量、采購和技術等運行機制都掌握得非常清晰和嫻熟,對負責的部門也管理有方,他的能力得到了公司領導的認可和表揚,于2017年開始承擔公司層面的管理工作。

公司領導慰問子公司繪宇智能一線員工
(從左到右分別為總經理助理蒲光明、運營管理部副部長劉早陽、副總經理黃小虎)
深耕不綴勤進取 共赴愿景心相隨
從創(chuàng)建生產線,組建生產團隊,確立生產標準,再到規(guī)劃科研生產任務,為自主產品的研制、生產提供了可靠保障,蒲光明為公司長遠發(fā)展奠定了基礎。
自己的辛勤付出能為公司的發(fā)展添磚加瓦,做出貢獻,他深感榮幸和欣慰。同時,他自己也獲得了“質變”般的成長,在公司的栽培下,他學會了多維度、系統(tǒng)地思考問題。
回顧往昔崢嶸歲月,他既自豪又從容。自豪的是看到公司不斷地發(fā)展壯大,目標越來越清晰和宏大,有源源不斷的“新鮮血液”涌入為公司昂首向前提供動力;從容的是對待不確定的未知不再迷茫和退卻,公司鍥而不舍、拼搏向上的文化底蘊及團隊間多年來形成的團結和默契,讓他相信,只要大家目標一致,再大的困難也可以迎刃而解。

蒲光明為來訪領導作講解
蒲光明走的是一條艱辛與風景并存的路,這種敢于創(chuàng)造、艱苦奮斗、不辭辛勞、無私奉獻的精神,都體現(xiàn)在這批在艱難歲月里卻“橫戈躍馬,百戰(zhàn)黃沙”的歐比特人身上。我們相信,這種企業(yè)文化精神是生生不息的,并將永遠激勵著新一代歐比特人奮發(fā)向上,讓整個組織充滿活力!